新闻资讯
NEWS夏日初长,风吹草香。漫步在广东江门开平市的城镇村庄间,山色湖光相映,清水蜿蜒流淌,可谓一步一风景,景景皆动人。
2022年开平市被水利部、财政部纳入全国第三批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县之一,建设期为两年。该项目依托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承建的江门市西江潭江流域跨界重点支流综合治理工程(一期)EPC项目,以水为线,沿河乡村为珠,串珠成链,将镇海水流域内的七个镇串连成粤港澳大湾区内一个水美乡村的示范片,实现水系连通、产业连通,打造“宜业、宜居、宜游”新农村。
因水而兴,聚建设合力
走进开平市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项目施工现场,河道清淤、亲水步道、生态碧道等建设内容同步推进。在开平塘口建设点,节点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游船码头、湖心岛等景点轮廓清晰可见。
治水兴水,惠及民生。“我们正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已经完成投资2.4亿元,占总投资比例的70.05%,争取于2024年年底前全面完成主体工程内容。”该项目负责人介绍道。为确保项目高质量推进,项目部按照“统筹推进,区域治理”的建设原则,多点作业同步推进,生产过程全方位管控,以劳动竞赛为契机,不断优化工作措施,推动施工内容落实落细,同时积极对接属地党组织,与市水利局结成红色对子,齐力破解施工过程中的痛点、难点问题。
白鹭掠过水面,岸边翠绿丛生,新昌水边,已然风景如画。“针对镇海水及其支流河段多出现的水系不通、行洪不畅、岸坡不稳问题,我们因地制宜,通过河道清障、清淤疏浚、岸坡整治等措施进行综合整治。”开平市水利局局长吴振威说。
项目实施后,可有效恢复河道空间形态,改善河湖水系生态环境,生态岸线保有率大幅提升,治理河段防洪达标率100%,形成水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环境宜人的生态人文景观环境。
以水为脉,留生态底蕴
碧水潺潺,繁花掩映,草木葱茏,河树共影。这是开平市三门里村。
特质的生态岸坡筑牢了安全屏,平坦的碧道成了村民散步的好去处,村头百年榕树下往来闲谈的人正重新汇聚……随着治水的不断深入,历经短短数月的提升改造,这座开平最古老的世遗村落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活水绕村,古韵润城,只是特色治水的一个缩影。
开平作为著名侨乡,山水秀美,分布在广袤田野上的古老碉楼更是世界级文化遗产,如何做出特色,实现千村千面,是一大难题。项目部顺应生态肌理,以“如旧修旧、融入自然”的治理思路,遵循河流原生线条,挖掘沿岸各色风貌,通过清污疏浚、岸线绿化等方式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引入景观设施活化公共空间,既疏通了河流“堵”点,又打造了村庄“亮”点,推动河流水道与乡村景观融为一体,一衣带水的村庄串联成片。
生态为底,安全为要。为守得河道安澜,项目部坚持水岸共治的原则,同步推进镇海水段6条河流的综合治理。水下整体提升治理河道的防洪标准,楼岗堤、海心堤、江北段等河道防洪标准提至20年一遇。水上结合重建穿堤涵闸、修复生态岸线等措施,多管齐下,提高了河道过流能力,完善了区域防洪排涝体系。河湖与水系相通,干流与内河相连,治理后的河段逐渐浮现出“段段有水、步步有景”的生态效果。
逐水而行,铺乡村画卷
“水活了,岸绿了,看着心情也更好了。”水满村村民看着眼前的河水这样感慨。
乡村日益丰润,百姓才更添幸福。据悉,项目部结合中小河流、碧道等重点建设项目,以潭江流域的镇海水干流为脉络,通过水系与陆上游径串联沿线村庄、自然资源等节点,实现集中连片规划建设。建成后,将治理河道总长75.79千米,惠及人口21.36万人,保护农田21.5万亩,串联乡村特色资源点18个。
连一处水系,惠一片民生。通过项目建设,恢复生态水系,以水为纽带传承侨乡文化,将有效助力开平发展特色水经济,形成具有侨乡特色的水文化,推动乡村人居环境、产业结构不断改善,当“岸边看稻野,水上游碉楼”的畅想走向现实,水美乡村正成为助力乡村振兴最好的注解。
当前,葛洲坝集团正按照“保安全、重质量、抓进度”的总体要求,科学谋划、统筹推进,以河流水系为脉络、以村庄为节点,围绕“一脉四带六节点”的农村水系新格局,全力重构高品质河湖水系,着力绘就“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人和”的水美乡村新画卷。